《大运河》第六集今日上线见证运河两岸“永存的撒播”
来源:欧宝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4-04-07 19:09:40
从精美瓷器到御窑金砖,从宜兴紫砂到苏杭园林,从诗词歌赋到贩子小说……泱泱华夏,陈旧文明的魂孕育出了很多种承载文明的形,千百年来它们就像“人类文明的催化剂”,借由海陆交通传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深远影响。其间就有不少诞生于大运河畔,在一代代的传承与发扬中成为携带着运河基因的“永存的撒播”。
今日12:00,浙江广电集团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将在Z视介客户端上线第六集“永存的撒播”,并于21:40在浙江卫视播出。沿着大运河的前史一路溯源,一起见证那些永存遗存的诗意暗码与立异撒播的年代之音。
从西兴到东海,200多公里的浙东运河在唐宋时期引来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名篇。景色与名胜的会集,让才华横溢的骚客集合于此,游目骋怀、有感而发,终成“唐诗之路”。明清时期,贩子小说的滥觞又与大运河发生着千丝万缕的相关,谁能想到,四大名著竟都能与运河直接相关。时至今日,孕育出很多我国古典文学名篇的大运河,又将如何为当代文学供给滋补?
诗由人作,而人也需“诗意地栖居”。河道联通的江南,很多巧夺天工的园林与高雅毓秀的水乡小镇成了能牵动不同文明下共通情感的诗意的栖居地。精巧的安置与俊美的景色之外,园林与水乡之中,处处折射着我国式的审美与意境,反映着大运河独有的文明基因与精力符码,甚至大运河孕育出的水乡文明,又沿着水路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其他当地,甚至国际各地的建筑风格。
一水盈盈又一脉相承,在大运河滋补下萌生的“永存的撒播”,深远影响着我国与国际,在运河之上,“人”的重要性非常凸显,大运河也因“人”而成为“活动的文明”。
运河之通,一城一地因而诞生出许多绝无仅有的物资。在山东临清,紫禁城太和殿的金砖须由此地烧制后经漕运入京;在江苏宜兴,唯有此地的紫砂壶能够在陶和瓷之间驻足不前;在浙江宁波,不染纤尘的“秘色瓷”制造流程与工艺秘而不宣。直通南北,运河两岸联通了我国大地上不同的地势地貌,也串联起丰厚的物资资源。
无论是太和殿的“金砖墁地”,仍是法门寺的“秘色越器”,这些满足精美的“物”经由运河的沟通而成为名贵的“器”。运河将庙堂与江湖连接起来,包容了太多景物与文明,叙述着王朝与大众之间的奇妙故事。
从口口相传的诗词歌赋,到代代遗珍的国家瑰宝,大运河畔永存的遗存不断生发,并由此持续催生出更多新的撒播。大运河为何能孕育如此多“人类前进的催化剂”?大运河上的前史背景和文明又对当下发生了哪些赋能?纪录片《大运河》第六集“永存的撒播”将于今日12:00上线,确定Z视介客户端与浙江卫视,《大运河》为您逐个叙述。
- 上一篇: 园林设计
- 下一篇: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