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首个国家公园什么样?专家带你先“睹”为快-新华网
来源:欧宝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4-08-10 01:49:18
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境内拍照的昆仑山玉珠峰一角(2017年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雪山之巅,这儿每年有600亿立方米清洁水顺着高原的“脉息”,渐渐东流润万物于无声;万山之宗,蓝天白云下藏羚羊依着种群“回忆”年复一年迁徙、产仔,繁衍生息;千湖之地,冰川雪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如卫兵般静静守护着这片人类的净土。
在你的印象中,三江源或许很远很远,但其实已离咱们渐渐的挨近。在8月19日举行的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上,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对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系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点评,揭开了这儿的奥秘面纱。
这是8月6日无人机拍照的坐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长江南源当曲河道。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坐落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国际高海拔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会集的区域,被公认为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及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系试点在当地建立,园区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下设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分园区。
一只雄鹰在玛多县扎陵湖上空飞翔(2014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在长江源园区,骑着摩托巡山的生态管护员卓玛加像雄鹰相同,日复一日“飞翔”在凹凸崎岖的群山之间,用手中的相机和巡山日记静静记录着这儿的改变。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园区内共有1.72万和卓玛加相同的生态管护员,在他们的镜头里,既有在饮用溪流的白唇鹿,也有身怀有孕的藏羚羊,还有在雪原踱步的黑狼……
两只小藏羚羊在冬日清晨的可可西里奔驰(2016年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在间隔黄河源头200公里左右的阿尼玛卿雪山周边,科研人员在短短两年内拍照到了500余张雪豹相关印象。
现在在国家公园看到很多的高原野生动物已不再是新鲜事,北京山水天然维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他地点的团队5年来追寻到100多只雪豹,发现了一度匿迹的欧亚水獭和荒漠猫。记者曾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找到了棕熊寻食后留下的“残迹”。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维护站藏羚羊救助中心里的小藏羚羊(2017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生态“活化”的背面,是当地近10万牧民挑选搬离他们赖以生存的牧场,还江源一片清洁与安定。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以来,人类减少了对ECO的损坏使其得到了自我修正。”统计数据也显现,与2004年比较,三江源头年均向下流多输出5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草原产草量进步30%。
这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境内的年保玉则风景(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三江源是珍稀动植物的家乡,维护好这儿对人类未来的开展具有特别而又重要的含义。”
依据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正式建立;到2035年,这儿将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公园,完成对三大源头天然生态系统的完好维护,成为生态维护和我国国家公园的模范。